中文名称
|
|
中文同义词
|
|
英文名称
|
|
英文同义词
|
|
CAS号
|
|
EINECS号
|
203-868-0
|
分子式
|
C4H11NO2
|
分子量
|
105
|
结构式
|
|
物化性质
密度
|
1.069g/cm3
|
熔点
|
27-30℃
|
沸点
|
268.389℃ at 760 mmHg
|
闪点
|
137.778℃
|
折射率
|
1.475-1.479
|
蒸气压
|
0.001mmHg at 25℃
|
蒸气密度
|
3.6 (vs air)
|
溶解性
|
MISCIBLE
|
化学性质
|
1.化学性质:具有仲胺和醇的化学性质。与酸作用生成铵盐,与高级脂肪酸一同加热生成酰胺和酯。与脂肪酸一同加热到110℃以上得到酰胺。与醛在碳酸钾存在下反应生成叔胺。二乙醇胺的盐酸盐在220℃长时间加热,脱水生成吗啉。用次氯酸钠氧化生成乙二醇醛和2-氨基乙醇。用高碘酸氧化生成乙醛和氨。
2.稳定性[20] 稳定
3.禁配物[21] 酸类、强氧化剂、铜、锌
4.避免接触的条件[22] 受热
5.聚合危害[23] 不聚合
|
产品用途
产品用途
|
1.主要用作CO2、H2S和SO2等酸性气体吸收剂、非离子表面活性剂、乳化剂、擦光剂、工业气体净化剂、润滑剂。亚氨基二乙醇又称二乙醇胺,是除草剂草甘膦的中间体。用作气体的净化剂,也用作合成药物及有机合成的原料。
2.在洗发剂和轻型去垢剂内用作增稠剂泡沫改进剂,在合成纤维和皮革生产中用作柔软剂。二乙醇胺与70%硫酸作用,脱水环化生成吗啉(即1,4-氧氮杂环己烷)。吗啉和二乙醇胺都是有机合成的中间体,例如可用来生产纺织工业中某些光学漂白剂,吗啉的脂肪酸盐可用作防腐剂,吗啉还可用来生产中枢抑制药福尔可定或作为溶剂。二乙醇胺在分析化学上用作试剂和气相色谱固定液,可选择性地保留和分离醇、二醇、胺、吡啶、喹啉、哌嗪、硫醇、硫醚和水。
3.二乙醇胺是重要的缓蚀剂,可用于锅炉水处理、汽车引擎的冷却剂,钻井和切削油以及其他各类润滑油中起缓蚀作用。还在天然气中用作净化酸性气体的吸收剂。在各种化妆品和药品中用作乳化剂。在纺织工业中作润滑剂,还可作润湿剂和软化剂以及其他的有机合成原料。
4.在胶黏剂中用作酸吸收剂、增塑剂、软化剂、乳化剂等。还用作石油气、天然气及其他气体中酸性气体(如硫化氢、二氧化碳等)的吸收剂。是合成医药、农药、染料中间体及表面活性剂的原料。在酸性条件下用作油类、蜡类的乳化剂,皮革及合成纤维的软化剂。在洗发液和轻型去垢剂中用作增稠剂及泡沫改进剂。还用作洗涤剂、润滑剂、光亮剂及发动机活塞除灰剂等。
5.用作镀银、镀镉、镀铅、镀锌络合剂等。
6.用作分析试剂,酸性气体吸收剂,软化剂和润滑剂,以及用于有机合成。[25]
|
生产储运
生产方法
|
1.由环氧乙烷与氨反应得到二乙醇胺,同时也得到一乙醇胺和三乙醇胺。将环氧乙烷;氨水送入反应器中,在反应温度30-40℃,反应压力70.9-304kPa下,进行缩合反应生成一;二;三乙醇胺混合液,在90-120℃下经脱水浓缩后,送入三个减压精馏塔进行减压蒸馏,按不同沸点截取馏分,则可得纯度达99%的一乙醇胺;二乙醇胺和三乙醇胺成品。在反应过程中,如加大环氧乙烷比例,则二;三乙醇胺生成比例增大,可提高二;三乙醇胺的收率。
精制方法:工业制品中含有2%以下的乙醇胺、三乙醇胺和1.5%以下的水分。精制时先进行减压蒸馏,再用水蒸气蒸馏除去乙醇胺。三乙醇胺可在其水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使成碱金属盐析出除去。最后再进行减压蒸馏精制。操作中注意防止吸收二氧化碳。
|
储运条件
|
储存注意事项[24] 储存于阴凉、通风的库房。远离火种、热源。包装密封。应与氧化剂、酸类等分开存放,切忌混储。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。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。
|
安全信息
RTECS号
|
KL2975000
|
危险品标志
|
Xn Harmful 有害物品
|
风险术语
|
R22吞食有害。
R38刺激皮肤。
R41对眼睛有严重伤害。
R48/22吞食长期接触严重危害健康。
|
安全术语
|
S26不慎与眼睛接触后,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。
S37戴适当手套。
S46若不慎吞食,立即求医并出示其容器或标签。
S36/37/39穿戴适当的防护服、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。
|
危险品运输编号
|
UN3082 9/PG 3
|
fluka brand f codes
|
3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