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
	
		
			
				| 
						中文名称 |  |  
				| 
						中文同义词 |  |  
				| 
						英文名称 |  |  
				| 
						英文同义词 |  |  
				| 
						CAS号 |  |  
				| 
						EINECS号 | 
						215-138-9 277-225-8 |  
				| 
						分子式 | 
						CaO |  
				| 
						分子量 | 
						56.08 |  
				| 
						结构式 |  |  
	
		 
			物化性质
		
			
				
					| 
							密度 | 
							3.3 |  
					| 
							熔点 | 
							2570℃ |  
					| 
							沸点 | 
							2850 ºC |  
					| 
							闪点 | 
							2850℃ |  
					| 
							折射率 | 
							1.83 |  
					| 
							性状 | 
							powder |  
					| 
							溶解性 | 
							REACTS |  
					| 
							化学性质 | 
							
								1.在空气中放置,可吸收空气中水分和二氧化碳,生成氢氧化钙和碳酸钙。与水作用(称消化)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热量(生成物呈强碱性)。 
								2.稳定性[9]  稳定 
								3.禁配物[10]  水、酸类 
								4.避免接触的条件[11]  潮湿空气 
								5.聚合危害[12]  不聚合 |  
	
		 
			产品用途
		
			
				
					| 
							产品用途 | 
							
								1.用作建筑材料、冶金助熔剂,是制造氢氧化钙及各种钙化合物的主要原料,也是化学工业中的廉价碱。广泛用于农药、造纸、食品、石油化工、制革和废水净化等方面。在建筑中用作水泥速凝剂。 
								2.用作分析试剂、光谱分析试剂、荧光粉的助熔剂、植物油脱色剂,气体分析时用作二氧化碳吸收剂。高纯试剂用于半导体生产中的外延、扩散工序。 
								3.用作环氧胶黏剂的填充剂,可配制农机1、2号胶和水下环氧胶黏剂。还用作与2402树脂预反应的反应剂。石灰有强烈的吸潮性,是价廉的干燥剂及醇类脱水剂。大量用作建筑材料,也用作冶金助熔剂、酸性废水处理及污泥调质。化学工业中是一种廉价碱,广泛用于农业、造纸、石油化工、金属加工、制革、食品、制药等行业。还可用作锅炉停用保护剂,利用石灰的吸湿能力,使锅炉水汽系统的金属表面保持干燥,防止腐蚀,适用于低压、中压、小容量汽包锅炉的长期停用保护。 
								4.用于建筑,并用于制造电石、液碱、漂白粉和石膏。实验室用于氨气的干燥和醇的脱水等。[14] |  
	
		 
			生产储运
		
			
				
					| 
							生产方法 | 
							
								1.石灰石煅烧法 将石灰石粗碎至150mm,并筛除30~50mm以下的细渣。无烟煤或焦炭要求粒度在50mm以下,其中所含低熔点灰分不宜过多,其无烟煤或焦炭的加入量为石灰石的7.5%~8.5%(重量)。将经筛选的石灰石及燃料定时、定量由窑顶加入窑内,于900~1200℃煅烧,再经冷却即得成品。在煅烧工序副产二氧化碳。 
								  
								2.用纯硝酸溶解大理石,将其煮沸驱除干净CO2。向热溶液中加入石灰乳,过滤除去Cu、Fe、Mg等氢氧化物沉淀,加热滤液当其接近沸腾时通入CO2产生Ca(HCO3)2,Ca(HCO3)2的量相当于加入的Ca(OH)2的量。煮沸该溶液,Ca(HCO3)2即分解成碳酸钙沉淀,并携带痕量的Fe。滤液中的Ca(NO3)2经冷却后加入1/3体积的浓氨水和浓的(NH4)2CO3则另有CaCO3沉淀下来。将CaCO3沉淀洗涤干燥,放在石英坩埚中在电炉上灼烧即得纯的氧化钙。 
								3.若要制得高纯氧化钙,则应先将高纯硝酸钙与高纯碳酸铵合成碳酸钙: 
								  
								将沉淀精制后,先于烘箱中烘干,再经灼烧(控制温度逐渐升高),于1000℃恒温8h,取出稍冷后,干燥保存,制得的产品为99.999%的高纯氧化钙。 |  
					| 
							储运条件 | 
							
								储存注意事项[13] 储存于阴凉、通风的库房。包装必须完整密封,防止吸潮。应与易(可)燃物、酸类等分开存放,切忌混储。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。 |  
	
		 
			安全信息
		
			
				
					| 
							RTECS号 | 
							EW3100000 |  
					| 
							危险品标志 | 
							 C Corrosive 腐蚀性物品 
							 Xi Irritant 刺激性物品 |  
					| 
							风险术语 | 
							R34引起灼伤。 |  
					| 
							安全术语 | 
							S25避免眼睛接触。 
							S26不慎与眼睛接触后,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。 
							S37戴适当手套。 
							S45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,立即就医(可能的话,出示其标签)。 
							S36/37/39穿戴适当的防护服、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。 |  
					| 
							危险品运输编号 | 
							UN 1910/PG 8 |  
					| 
							危险类别 | 
							8 |  
					| 
							fluka brand f codes | 
							10-21-34 |  
					| 
							毒性 | 
							能刺激黏膜,引起喷嚏,特别是能使脂肪皂化,由皮肤吸收水分、溶解蛋白质、刺激及腐蚀组织。对眼黏膜作用强烈。能使口腔和鼻黏膜出现浅表的溃疡,有时可出现鼻中膈穿孔,深呼吸道患病。吸人石灰粉尘可能引起肺炎。如吸入粉尘,可吸入水蒸气(预先可把一些柠檬酸结晶加到水中),在胸廓处涂芥末膏。如落人眼睛可将眼张大,立即用流水冲洗10~30 min然后用5%氯化铵溶液冲洗。当皮肤烧伤时可用含5%柠檬酸、酒石酸、醋酸或盐溶液洗剂的矿物油或植物油将粘在皮肤上的石灰残渣除去。美国规定最高容许浓度为5 mg/m3。操作时要注意保护呼吸器官,使用防尘纤维制作的工作服、手套、密闭的防尘眼镜。涂含油脂的软膏。工作后要清洗。在制备和使用时要防止粉尘吸入。 |  
	  
	  
	  
	  
	  
	  |